扫一扫,在线咨询

留言获取报价表

首页/科普好文

敦煌古筝中的传统工艺——嵌银丝工艺

2023-08-21 16:52

“嵌银丝”工艺,起源于商周时期,是用于青铜器制作中的金银错嵌宝石工艺,后应用在玉器制作当中,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,应用于木器上。


嵌银丝对木材要求也高,一般使用红木,紫檀,黑檀这类硬度较高、木质细腻的木材。将白银熔化后抽成细软的丝,嵌入事先用刻刀雕好的纹路中。制作技法巧妙,做工细腻。


到了现代,嵌银丝也是应用很广,家具上,乐器上,摆件上,首饰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。

 

敦煌古筝作为古筝届工艺的引领者,一直在不断创新,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,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古筝融合。在2014年将嵌银丝工艺融入到古筝饰面中。推出繁花如梦,大家闺秀,花港观鱼,曲院风荷等一系列代表古筝。一时间广受好评。其他品牌因为开始模仿,使得嵌银丝工艺在古筝届大放异彩,最近几年发展出来掐金丝与古筝结合。嵌银丝工艺流传至今已有四千年历史,到了现在,很多人可能见过,但是没有将实物于这个古老的工艺结合。弘扬中国文化是敦煌古筝发展的目标,每年都选择和博物馆联名以及复刻古朝代工艺。


一台敦煌古筝的嵌银丝饰面需要经过10道工艺,首先是设计,然后再选材、雕器、拉丝、开槽、钻桩孔、金银丝塑形、熔、压、错、抛等。工艺十分复杂,每种工艺都给予了工艺品独一无二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