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,在线咨询

留言获取报价表

首页/科普好文

敦煌古筝书画清供、水木清华的艺术特点分析

2025-08-13 15:37

以书画融入古筝画板之中并不少见,但敦煌书画清供&敦煌水木清华绝对是古筝界独树一帜的标杆


我将围绕朱忠民的 “水木清华” 和宋秦晋的 “书画清供”,分别突出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特点、灵感来源及作品所传递的意境。

水木清华 & 书画清供

朱忠民・水木清华

“智者乐山山如画,仁者乐水水无涯”。朱忠民以乐器为画布,在弦木之间勾勒自然真趣。这位长于乐器创作的绘画艺术家,始终保有稚子般的澄澈目光,静观流云舒卷、草木枯荣,将对自然的拥抱化作笔端的自在挥洒。他的用色如晨雾漫过青溪,柔和中透着温润;笔墨似山涧奔涌的清泉,酣畅淋漓间孕生气韵。


水木清华系列,正是他以天地为师的见证。笔下鸟鸣并非凭空捏造,而是听过林间百啭后的凝练;花开亦非闭门造车,而是看过陌上千红后的提炼。当花鸟鱼虫在乐器上交织成卷,轻拨琴弦时,简约音符便成了自然的私语 —— 春涧流水、夏木蝉鸣、秋叶簌簌、冬雪无声,都在指尖流转成诗。这既是自然之美与仁者之器的相遇,更是生命力量在艺术中的永恒绽放。

宋秦晋・书画清供

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宋秦晋,早已以《解语花》《拾华集》《陌上寻香》等画册,在画坛留下芬芳印记。她笔下的花卉,从不只是形态的复刻,而是将晨光中的露珠、暮色里的花影,都揉进细腻笔触里。牡丹的雍容带着朝露的清亮,幽兰的清雅藏着山风的微凉,每一朵都像在呼吸,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娇美,化作纸上可触的温柔。

看她的画,仿佛在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 —— 含苞时是酝酿的期待,绽放时是满溢的幸福。那些舒展的花瓣,何尝不是生命的奏鸣曲?红的热烈、粉的羞怯、白的纯净,都在诉说着对世界的热爱。当目光掠过画布,望穿秋水的向往与虔诚美好的期盼,都凝聚在娇艳欲滴的花瓣上,随轻风飘进记忆深处。这便是她的魔法:让观画者与自然同欢,与花儿共舞,在笔墨间接住满捧的幸福。